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是职业院校基于时代诉求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内在规定。
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研究报告显示,高职学生在入职后的离职率普遍高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各层各类的劳动者们在理念、思维、知识、技能等多方面接受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则需要围绕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进行改革,高职学生亟待加强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提升职场竞争力。
数解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现状及问题
针对目前多个主流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重视程度在前几位的是:企业忠诚度、责任心、执行力、积极适应、主动学习、创新能力、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确认后,将这些素养定为本次问卷调研中的职业核心素养。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职业核心素养的知晓程度较欠缺,超过三成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或者没听说过,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不到两成。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不断地对职业核心素养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有针对性的教育。
对有助于未来就业的职业核心素养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沟通交流”、“主动学习”、“积极适应”、“执行力”、“创新能力”。根据数据分析,高职学生认为主动学习、创新能力、沟通交流、积极适应几类职业核心素养都有待提升。
关于何时开始培养职业核心素养,多数学生认为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越早越好,近八成的学生选择“大一”培养。而在职业核心素养培养途径调查中,69.6%的学生选择“企业实习”,42.3%的学生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志愿服务活动”,33.2%的学生选择“参加行业前沿交流和职业核心素养提升讲座”,13.7%的学生选择“课堂学习”。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实践中培育职业核心素养是最有力的。
此外,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实习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但就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在入职后却难以胜任工作。通过抽样访谈发现,当前职业院校还存在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核心素养培育;重教育性培育,轻融入性培育;重第一课堂培养,轻第二课堂培育;缺主动学习意识,少终生学习能力的问题。
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途径
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越来越受重视,职业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企业需求,创新职业核心素养培育途径,丰富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载体,探索开展课程思政,加强实践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将职业核心素养纳入育人体系。课程育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科研育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育人,将专业所学融入实习实训过程;文化育人,为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提供广阔的平台;网络育人,加强典型宣传和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此外,还应从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角度进行改革。
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补充第一课堂的难以触及之处和单调的模式,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高职学生中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进而发挥第二课堂对于学生成才的促进作用。
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育。职校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在制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时听取相关企业的意见,了解行业的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借助入学教育等时间点,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给学生讲解行业背景、职业道德要求;带领学生进企业,通过参观了解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前沿知识、技能;以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团委书记,文章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专项课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一体化发展研究”(课题编号:CCEA18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闻佳琪(实习生)、熊旭)分享让